团队风采

过有境界的教育生活,在研究状态下激情的工作——巴蜀书院第二期教师沙龙简报

  • 发表作者: 本站编辑
  • 发布时间: 2010-05-31 01:31:24
  • 浏览次数:
过有境界的教育生活,在研究状态下激情的工作
——巴蜀书院第二期教师沙龙简报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本着分享教育经验,交流工作感受,激励自我成长,提升教育境界的目的,在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下午4:30在二楼教师餐厅召开了巴蜀书院第二期教师沙龙。与会人员有学校行政,学术顾问团队的老师和34位在8-13周被听了课的教师及服务岗教师,总共50人。会议由汪小红主任主持。
        和上一期一样,走进“会场”,老师们被桌上丰富的茶食和小巧精致的姓名牌吸引住了。也被这些小小的细节彰显出的巴蜀品质深深感动。第二期教师沙龙活动也在这温馨与精致中拉开序幕。
会议首先由各位行政针对8-13周听课的情况作了一个梳理和总结。
        蒋丽萍主任:以“推门听课”四个字为牵引,一一向我们讲述了这四个字背后的深刻含义。推:推开的是专业之门,教师封闭之门,研究探索之门;门:带领老师走出困惑的大门,学科之门,有着新生气息的成长之门;听:听到了教师良好的状态,学生良好的状态,静心工作,潜心研究的美好状态;课:什么样的课是好课?充满生命力的课。
        李建主任: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一个词“唤醒”。对于年轻教师,唤醒的是站好本质岗位的责任感;对于中青年教师,唤醒自我的使命感,融会众长,发挥独具自我的教学风格;对于行政,唤醒多去倾听、多去交流的责任感。
        潘德梁主任:听新老师的课,看见了他们良好的工作状态。对 “三段式”习惯养育的成果作出了肯定,并建议年轻老师多走进老教师的课堂。另外提出多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效性,把准教学重难点。
        张先彬主任:从四个方面讲了自己的听课感受。一是被听课的老师心态积极,课前准备充分;二是课堂常规落实;三是对教材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;四是根据大家的工作状态,对书院将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。另外对被听课的几名教师作了简单的评价。
        张晓春校长:她谈到第一次参加沙龙,感到暖人心,受振奋。在这样的环境下谈工作,谈感受,是团队建设的一个亮点。感动这段时间的激情大练兵,感动书院教师的团结好学的精神。本次借赛课来研究素质课堂,把课堂研究和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,并聚焦到学生发展、教师转变,具有很强的实效性。希望沙龙活动越办越好,并不断沉淀创新使其成为书院的一大特色。
        冉孟琴助理:她首先说明了推门课的用意。一是给予教师的支持服务,通过发现问题,研究问题,解决问题来得到锻炼和提升;二是通过这样素质课堂练兵,给所有老师一个平台去发现去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。三是对教师做专业的引领,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。然后她和大家分享了听了广州专家讲座的启发。大校长走进小课堂,是务实的表现,还要关注五个方面的内容。即,一个过程(课堂学习),两个基础(做人的基础、终生学习的基础),三个服务(教材为学生发展服务、教案为学生发展服务,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),四个权利(参与权利、质疑权利、出错权利、阅读权利),五个有效(学习方式的有效性、激励性评价的有效性,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有效性、评课的有效性)
        汪小红主任说整个活动很有价值,了解了老师们真实的状态,并指出能真正转化学校办学理念及促进学生发展的,不是一两节反复研究出来的精品课,而是老师们的常态工作与随堂课。希望大家能重视随堂的质量,学校也会将关注的目光不断持续。同时,还建议老师们通过“三多”,即多看书,多听课,多写反思去主动成长。
        接下来,学术顾问团队的两位老师分别就自己听课的发现谈了各自的体会。
        党心池老师认为在整个大练兵活动中,最宝贵的是通过听课上课把我们平时在教学中的困惑悟了出来。年轻教师上课在备课中做了精心的准备,思路清晰有条理,很我研究的意义。
        何岚老师首先和大家分享了她听课的感受。她谈到,有人来听课很紧张,其实听别人的课也很“紧张”,因为我们会思考听懂了什么?又能给上课的老师传递些什么,自己在听课的同时又能提取出哪些实用而高效的授课方法方式,还能给上课老师出现的问题给予怎样的改进策略,都是要关注的。随后,还结合所听的课给老师们提出了一些小建议。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谦虚的学习精神让我们感到敬佩,也对怎样听课获得了启发。
        会议进行到第四项,与会的老师自由发言,纷纷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感动,致使现场气氛热烈,掌声不断。(具体发言附后)
        最后,潘校长做了总结发言并对此次活动给予智慧引领。她首先对沙龙活动及各位老师的状态用了三个字(了不起)、两个字(钦佩)、一个字(赞)来给予了高度评价。接着她真诚地讲到教学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核心,需要每一个教师的高度关注,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,一个人的精彩也不算精彩,学校的前进需要每一个人的成功,每一个都精彩。希望大家能从这样的活动中受到启发,也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能在工作中找到当老师的幸福感,找到人生的价值与快乐,把工作当成享受,通过理性思考,去过有境界的教育生活。
        会后,所有的老师带着意犹未尽的美好感觉在二楼餐厅进行了聚餐。在美味的分享与深入的交流中,此次活动圆满结束,也为教师培训与团队建设带来的新的思考。活动要有实效,就必须关注老师们的真实状态与真实需求,并在形式上大胆创新,在细节上考虑周全,让所有老师都能由内而外地感觉到巴蜀人的归属感与成就感,在自信与幸福中潜心工作,理性前行。
 
附:与会老师发言(按发言顺序排列,则其精要附下,未句句笔录,如有不详处请谅解)
李小倩:三个 “心”来表达吧!心情很高兴,心里很感谢,心愿很直接。另外我们不应该怕被听课,因为闭门造车才可怕。
廖泽萍:教学是有生命力的课程,课堂中要去寻找快乐,多倾听学生。喜欢上课时因为每节课都是新的,都富有创造。没有做不到,只有想不到。书到用时方恨少,方方面面的书都应该去学习,去了解。
华莎:细节决定成败,这一次活动,我们从暖暖的水,精美的小吃,清爽的桌布,温馨的布置里感觉到了学校对我们的重视。其实被听课可以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,那就是学校领导对我们专业提升的“宠爱”,希望领导们多多走进我们,“宠爱”我们。
黄昊:六个感谢,感谢巴蜀给予我们的广阔平台和教育教学高度;感谢领导们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引领和亲切关怀;感谢同事们齐心互助带来的润物无声的温暖;感谢扎实教研活动让我们蜕变为一个教育人;感谢繁忙的工作让我们寻觅到高效的工作方式;感谢可爱的孩子带给我们课堂无限的生命力。
甘翠竹:感谢行政给我们搭建的平台,在书院的老师很幸福,因为被关注,所以收获很多。
钱佳:感谢听课老师的鼓励,这次活动非常有心,有效。希望这样的活动继续下去。
王晗:感谢各位领导老师走进我们的课堂,给了我们展示自我,提升自我的机会。组内教研课中,各位听课的老师都在课后向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,也和我分享了他们丰富的经验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向大家学习,也欢迎各位老师、领导能走入我的课堂,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。
张杭: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的这次素质课堂大练兵的活动,给予了我们年轻教师一次展示的平台。感谢学校领导和学术顾问团队的老师专程调课走进我们的课堂,给予我们的指导。还要感谢一年级语文组老师们扎实的教研活动,很多次在旁边“偷听”,也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管理的方法与技巧,虽然学科不同,但方法与技巧是相通的。
周莲怡:在课后和所有英语老师认真的研讨了课程,感谢他们每个人给我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。在老师们的帮助引领下,我一直在找我的不足,逐一完善。我们是一个团结、积极向上的、年轻的大组,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的。
冉春燕:有碰撞才会有发现。希望这样的碰撞持续下去。
杨小梅:感谢学校的精心准备,感谢大家的帮忙代课,感谢领导的关爱,感谢科学组各方面给予的支持,作为大龄新手,我将继续努力下去。
郭静:在我们身上有一种被领导关注的幸福,有一种被学生崇拜的幸福。但要当好一个老师,真的要多看书,多学习。
杨官印:深刻感觉到“落后就要挨打”,成长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,工作需要有境界支撑。
田中:两个字“感谢”。
王亚舒:本学期有两种课堂让我有很深的触动,一种是比赛课,另一种是随堂课。这样的练兵,更是让我们聚焦学生,重视日常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。让我们真正与学生一起成长。
李莎莎:站好本职岗位是最基本的要求,上好每一堂课,需要正确的、良好的工作态度。
张丽:感谢各位老师对校医工作的支持和帮助。
马薇薇:欢迎各位领导及老师走进课堂,把三段式教学坚持下去,努力努力在努力,争取做到更好。
池莉:由于学校领导对老师发展的重视,使得年轻老师迅速地成长起来。一年的经历,从忐忑到从容,从自卑到自信,从生疏到老练,感谢巴蜀给了年轻人这样发展自我的平台。
巫娜:学校领导的“宠爱”是一份责任,是一份关爱,是一份幸福。
鲜波涛:踏踏实实做人,认认真真工作。
崔鲁甲:愿为学校的荣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陈维毅上一节随堂容易,但上高水平的课很难,我们每个人都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夏武:在反思中不断前进。
吕璐:在听课中找到自信,继续坚持下去,争取有所突破。
周智雄:学生教会了我怎样上随堂课。
赵倩:被听课中不断进步,路还长,不着急,慢慢来。
王波:换一个角度看自己,很清晰。课堂精彩了,自己心里也豁然了。陈冬冬:虽然很忙碌,但在忙碌中找到了上课的感觉,上课有节奏了。比以前更自信了。
廖寒春:巴蜀人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,责任心,在一年级团队中,年轻人对我的触动很深,我愿做好巴蜀的螺丝钉。
王静:不同的学期带给老师们不一样的体验,我们跟学生一样在体验中进步。
周医生:虽然职业不一样,但同样感受到了作为巴蜀人的幸福,感谢所有老师对校医工作的支持。
撰稿:池  莉
 摄影:陈冬冬
审校:汪小红
2010年5月26日